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中秋,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市)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在黄州居住三年后又贬谪汝州(今河南汝州),后又贬谪到密州。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在中秋佳节对亲友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的上阕写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疑惑。开头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写诗人在中秋之夜,一边饮酒,一边抬头仰望明月,心中不禁发出感慨:“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这句问句既是对月亮的赞美,也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接着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写诗人想象自己在天宫中,不知今夜是哪一年。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超凡脫俗的想象力和对天上的好奇。
词的下阕写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友的思念。开头两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诗人想乘风飞回天宫,又怕天宫太高,自己承受不住寒冷。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天宫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接着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诗人在地上起舞,与自己的影子为伴,比在天宫里跳舞更快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尾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亲友们都能长久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中秋佳节的欢乐。
这首词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是中秋佳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