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明,字伯时,号衡山,别号静修轩主、江村渔者,汉族,1470年11月26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洞庭东山。他与沈周、文徵明、陈淳并称“吴门四家”。魏征明出身于世宦之家,其父魏璲官至大理寺卿,其母沈氏是礼部侍郎沈贞的女儿。魏征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精通诗词歌赋,善书法,擅绘画,尤擅写梅花和墨竹。
魏征明的桃花诗是《桃花二首》。这两首诗分别写于1508年和1522年,是魏征明中年和晚年的作品。
第一首诗为:
春风似剪刀,昼剪江南草。内苑太匆匆,东风不用刀。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二月江南乍暖还寒的景色。诗人用“春风似剪刀”的比喻,写出了春风吹拂下,江南草木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的“内苑太匆匆,东风不用刀”两句,写出了帝苑内春光明媚,桃花盛开,东风也不需要用刀去剪裁花草。
第二首诗为:
东风乍放杏花红,忽到阳和雪压空。不待晴空开一叶,已送春信过千重。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二月初桃花初放的景色。诗人用“东风乍放杏花红”的比喻,写出了春风吹拂下,杏花盛开,红艳似火。诗中的“忽到阳和雪压空”两句,写出了桃花开得如此繁盛,仿佛将天空都遮掩住了。诗中的“不待晴空开一叶,已送春信过千重”两句,写出了桃花开得如此迅疾,仿佛一夜之间就将春天的气息传递到了千重山外。
魏征明的桃花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咏桃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