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壁》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谪居黄州时所作 。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在黄州的第三年秋,他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西林寺是黄州东门外的一座著名寺庙,苏轼经常到那里游玩。这首诗是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悟之作。
《西林壁》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全诗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开头,写出了西林壁上山峰的千变万化,从中引申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意谓对事物要跳出固有框架,才能真正认识其本质。
诗的第二部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苏轼写出自己漫游山水的悠闲自在,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诗的最后部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他认为,要想看得更远,就要不断地攀登,不断地超越自我。
整首诗意境优美,哲理深刻,体现了苏轼旷达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