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中国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深沉忧国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被誉为“诗圣”。然而,在他生前却鲜有人赏识。大历二年(767年),杜甫来到成都,投靠了剑南节度使严武,受到优厚的待遇。不久,杜甫便写了这首《戏赠杜甫》,以调侃的语气讽刺了诗坛上的门户之见,表达了对杜甫才能的赞赏。
全诗如下:
戏赠杜甫
杜甫老,风尘恶,
衣衫褴褛皆破落。
出门无车马,
归来徒步白。
老夫虽贱,
心尚存一高。
我非无天才,
但天不与时遭。
诗赋感人鬼,
君王听不晓。
文章惊天地,
世俗眼不高。
徒勤苦,
无所得空劳。
不如卖浆,
兴时酌一瓢。
这首诗共四十二句,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0句):写杜甫的贫穷落魄。
第二部分(11-20句):写杜甫的怀才不遇。
第三部分(21-42句):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同情和赞赏。
这首诗用调侃的语气,写出了杜甫的贫穷落魄。诗中说,杜甫已经老了,风尘仆仆,衣衫褴褛,出门无车马,归来徒步白。这些都是杜甫贫穷落魄的写照。
诗的第二部分,写出了杜甫的怀才不遇。诗中说,杜甫虽然贱贱,但是心中仍然存有一份高傲。他并不是没有才能,只是生不逢时。他的诗赋感人鬼神,但是君王却听不懂。他的文章惊天地泣鬼神,但是世俗之人却看不到他的才华。因此,他只能徒勤苦,却一无所获,空劳一场。
诗的第三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同情和赞赏。诗中说,不如卖浆,兴时酌一瓢。这是对杜甫的一种同情,也是对杜甫才华的一种赞赏。诗人认为,杜甫卖浆虽然辛苦,但是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为世俗所拘束。这也是一种幸福。
整首诗,用调侃的语气,写出了杜甫的贫穷落魄和怀才不遇,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同情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