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夏日诗帖古诗意思?

首页

夏日诗帖古诗意思?

《夏日诗帖》古诗意思

诗句赏析:

嘉祐二年八月一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暑退清风爽,秋实绿云稠。

——这首诗写于嘉祐二年(1057年)八月一日。诗人通过对蝉噪、鸟鸣、清风、秋实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夏日乡村生活的喜爱。

嘉祐二年八月三日:

危楼枕河水,水流心不空。

孤渚依远浦,野色入平空。

——这首诗写于嘉祐二年(1057年)八月三日。诗人描写了他在危楼上远眺河水、远浦、野色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悠闲闲适的心境。

嘉祐二年八月六日:

寒光照虚堂,衰疾此中苏。

动容容可感,临水用何如。

——这首诗写于嘉祐二年(1057年)八月六日。诗人写了自己在生病期间,在虚堂中静坐,看到寒光照射,感受到身心的衰老。他感叹自己的病体,虽然可以通过养生来调养,但最终还是无法避免衰老的命运。

嘉祐二年八月十五日:

欲知元是梦,隐几易陶情。

尘境自清净,云山长共明。

——这首诗写于嘉祐二年(1057年)八月十五日。诗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对尘世已经看淡了,他认为只有在尘境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才能与云山长久相伴,获得真正的快乐。

《夏日诗帖》是苏轼传世墨迹中的精品,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帖为苏轼在嘉祐二年(1057年)夏日所作,真实地记录了苏轼当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状况。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