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一个既朴实无华又生机勃勃的所在。它有着别具一格的乡土风情,让人流连忘返。诗人用诗歌的形式将乡村的真实景象展现出来,让人们领略到乡村的美好。
这首诗的背景是中国古代的乡村生活。在古代,农民们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庄稼,用双手耕耘土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诗歌接着描写了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詩人寫到:「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秧。」意思是說,到了農曆四月份,鄉村裡沒有什麼閒人,人們都忙於農事,有的養蚕、有的插秧。
春耕结束后,农民们迎来了丰收的季节。诗人描写了丰收的景象,詩人寫到:「遍地禾黍尽青黄,大秤分来不是忙。」意思是說,田野裡的莊稼都成熟了,一派金黄色的景象,農民們忙著收割莊稼,然後用大秤把收穫的糧食平均分配給大家。
诗歌最后,描写了农民们在丰收后的喜悦之情。詩人寫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顆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意思是說,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能收穫萬粒糧食。全國到處都是耕種的土地,可是農民還是吃不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