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诗是一首描写小儿垂钓的诗。
《小兒垂釣》佚名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这首诗用质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小儿垂钓的画面。诗中的小儿天真可爱,他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坐在河边垂钓。他全神贯注地盯着鱼漂,生怕鱼儿跑了。路人经过,向他打招呼,他却怕鱼儿受惊,没有回应。
这首诗表现了小儿垂钓的乐趣,也反映了小儿的童真童趣。诗中对小儿神态的细致描写,让人忍俊不禁。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生活在江南水乡的文人。他经常看到小儿垂钓的场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全诗仅二十个字,却将小儿垂钓的乐趣和童真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句“側坐莓苔草映身”,“側坐”是指侧身而坐,“莓苔”是指长在石头或树干上的青苔,“草映身”是指草映衬着小儿的身体。“側坐莓苔草映身”的意思是小儿侧身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草映衬着他的身体。
第三句“路人借問遙招手”,“路人”是指路过的人,“借問”是指询问,“遙招手”是指远远地招手。“路人借問遙招手”的意思是路过的人向小儿询问,并远远地向他招手。
第四句“怕得魚驚不應人”,“怕”是指害怕,“魚驚”是指鱼儿受惊,“不應人”是指不回答别人。“怕得魚驚不應人”的意思是生怕鱼儿受惊,所以不回答别人。
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将小儿垂钓的乐趣和童真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