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是唐朝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十八句,一百一十个字。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左右,当时李白正漫游梁园,感于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诗的开头两句,李白用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等词语,描写了豪华的宴会场面。然而,面对这些美食佳肴,李白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中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诗,李白以渡黄河、登太行山来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险阻。黄河冰塞,太行山雪满,都阻挡了李白前进的道路。然而,李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仍然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决心迎难而上。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李白发出“行路难,行路难”的慨叹,表达了仕途的艰难和人生的坎坷。但是,李白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 君不见,裴旻斗剑成名早,意气扬扬酒酣处?
> 君不见,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这两句诗,李白以裴旻和李白自己的经历为例,说明人生的际遇是充满变数的。裴旻早年以剑术闻名,意气风发,但后来却沉沦于酒色之中,最终一败涂地。李白自己也是如此,早年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后来却因遭小人谗言而被贬谪。然而,李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仍然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行路难》一诗,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表现了李白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经历,也表达了他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精神。李白的这种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他们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