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形容人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故事。语出《战国策·刺韦昭王》。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叫孙敬的人,他从小就酷爱读书。但是,他的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晚上都借着月光读书。到了冬天,天黑得很早,他只能早早地结束学习。孙敬很不甘心,他决心改变这种情况。
孙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把自己的头发剪下一绺,挂在房梁上。每当他读书困倦的时候,他就用头发扎自己的大腿。这样,他就能继续读书了。
孙敬就这样坚持了很长时间。终于,他的学问大有长进。后来,他当了大官,为楚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悬梁刺股”这个诗题的意思是:用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故事来激励自己。
“悬梁”指悬挂头发于房梁上,以激励自己发奋读书。“刺股”指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防止自己打瞌睡。
这个诗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就一定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