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百歌·寻常岁月》是一首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归类于隋朝开皇年间,诗人赵师雄所作。这首诗描写了寻常岁月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早到晚,从春到冬,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诗中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早晨起来煮粥、中午在田地里劳作、傍晚回家吃饭、晚上一家团聚等,这些看似平常的画面,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如此温馨感人。
寻常岁月
开皇初,赵师雄
忙趁东风放纸鸢,懒随牛背牧耕田。
雨前柳絮吹无迹,春后杨花弱不禁。
绣阁红鞋听板夜,笙歌帘外信香风。
野老幽溪调钓,宫人画阁窥愁容。
一春鱼鸟知多少,万里山河没心情。
起句“忙趁东风放纸鸢,懒随牛背牧耕田。”写出了春天放风筝的快乐和放牧耕田的悠闲。诗人抓住生活中平常之事,赋予美好想象,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颔联“雨前柳絮吹无迹,春后杨花弱不禁。”描写了雨前柳絮随风飘扬,春后杨花飘落如雪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春天气候变化的描写,暗示时光飞逝,让人们产生一种珍惜时间的紧迫感。
颈联“绣阁红鞋听板夜,笙歌帘外信香风。”写出了绣阁中红鞋女子听板夜的场景,和笙歌帘外信香风飘来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夜晚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野老幽溪调钓,宫人画阁窥愁容。”写出了野老幽溪调钓的闲适和宫人画阁窥愁容的寂寞。诗人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场景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现实,让人们产生一种对社会不公的悲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