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761)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亦与李白、杜甫齐名,被后世称为“诗佛”。其诗以五言著称,并工于绝句。自然风光描写中寄寓诗人幽远淡泊的胸怀,诗中有画,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盛唐诗人王维在终南山中探访一位隐士未遇后的所作。诗人以生动的语言、精辟的比喻,描写了山中景色优美,环境幽静,并表达了对隐士生活向往。
《寻隐者不遇》王维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山归敝庐,不事躬耕。
闲来垂钓碧溪上,浩歌弥谷清音。
但愿老死山林间,不愿尘世见吾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山间道路原本没有下雨,但浓郁的碧绿山色却打湿了我的衣衫。青苔顺着台阶而上,草色映入帘中,显得十分青翠。与博学之士谈笑风生,交往的都是高雅之人。可以弹奏素雅的琴,钻研佛经。没有音乐的喧闹来扰乱心情,也没有繁杂的事务来劳累身体。
隐士回到简陋的茅屋,不事农耕劳作。闲暇时垂钓在碧绿的溪水边,浩然高歌,歌声清越,响彻山谷。只希望能够终老于这山林之间,不愿在尘世中扬名显迹。
不畏惧浮云遮挡了我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经身处高高的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