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三月下扬州》
烟雨三月下扬州,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只合尊前老。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诗歌背景
《烟雨三月下扬州》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作于公元840年左右,当时杜牧正在扬州担任刺史。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江南水乡,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往游览。
诗歌内容
这首诗共四首,前两首描写了扬州的三月风光和人们的生活,后两首则抒发了诗人的怀古之情和对人生的感叹。
第一首
烟雨三月下扬州,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只合尊前老。
第一首诗描写了扬州三月的景色。诗人用了“烟雨”、“晓寒”、“红杏”、“春意”等意象,描绘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烟雨朦胧、春意盎然的景象。
“浮生只合尊前老”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思是说人生短暂时光,只有在酒樽前消磨时光才是最合适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感叹。
第二首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第二首诗描写了扬州的秋景和人们的生活。诗人用了“青山”、“水迢迢”、“草未凋”、“明月夜”、“玉人”等意象,描绘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秋高气爽、景色宜人的景象。
诗歌赏析
《烟雨三月下扬州》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意境幽远深邃,充分展现了杜牧的诗歌创作功底。这首诗不仅是描写扬州风光的千古名篇,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