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夜雨》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情感的夜雨图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元十九年(803年),当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杭州地处江南,多雨,尤其是夏季,更是雨水充沛。白居易在杭州期间,有感于夜雨的景色和意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共四句,前两句描绘了夜雨的景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两句诗写出了夜雨的及时、温柔和细腻。春天是万物萌生的季节,此时夜雨的到来恰逢其时。雨水随着风悄悄地潜入黑夜,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用轻柔的手抚慰着大地。雨水细密而无声,润物无声地滋润着花草树木,万物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后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两句诗写出了夜雨中野外和江上的景色。野外的小路被雨水浸湿,显得黑暗而模糊。江面上只有渔船上的灯光孤独地亮着,为这黑暗的夜晚增添了一丝光亮。
第二天早晨,雨过天晴,诗人看到花朵上沾满了晶莹的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美丽。这满城的红花就像锦官城里的锦缎一样鲜艳夺目。
《夜雨》一诗通过对夜雨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夜雨来比喻人生,正如同夜雨滋润万物一样,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难也能使人成长和坚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像雨过天晴后,花朵更加娇艳美丽一样,人生中也会有美好的时光和幸福。
《夜雨》一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通过对夜雨景色的细致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夜雨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