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芭蕉清脆响,
两江奔流连夜长。
天上建章宮离恨,
湖中波浪拍船帮。
建章宫: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为楚怀王所建。离恨:指与亲友别离的愁恨。
雨滴打在芭蕉叶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两江江水日夜不停地奔流。
天上建章宫中涌起离别的愁思,
湖中水浪拍打着船帮。
这首诗是杜甫在貶官途中途经长江时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雨中的江景,表达了内心的愁思。
首句“好雨知时节”,点明了这是一场适时的春雨。春雨贵如油,对农作物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诗人对这场春雨充满感激之情。
第二句“当春乃发生”,写出了春雨的及时和重要性。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雨的到来为大地带来了生机。诗人用“发生”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春雨对万物的滋润和唤醒作用。
第四句“润物细无声”,是对春雨特性的进一步描绘。春雨细密而均匀,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它不像夏雨那样轰轰烈烈,也不像秋雨那样淅淅沥沥,它只是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
第五句“野径云俱黑”,写出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春雨过后,田野里的小路被雨水浸润得一片漆黑,天空中的云朵也变得乌黑一片。
第六句“江船火独明”,与第五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一片漆黑之中,只有江船上的灯火依然明亮。这盏灯火,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诗人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第七句“晓看红湿处”,写出了春雨对花朵的影响。春雨过后,花朵上沾满了晶莹剔透的雨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娇艳。
第八句“花重锦官城”,是对成都繁荣景象的描写。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这里物产丰富,繁华热闹。诗人用“花重”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成都的繁荣景象。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对成都的赞美。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今巩义)。杜甫是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素有“诗圣”之称。杜甫的诗歌以古朴雄浑的风格著称,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