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所写的《所见诗》,是陶渊明晚年归隐田园后的所见所闻,寄寓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黑暗的厌恶。
陶渊明弃官归田后,在南阳鲁山县桃花源过着隐居生活。他躬耕于田园,怡然自得,远离了官场的纷扰和嘈杂。在清幽宁静的田园生活中,他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所见诗》就是其中之一。
《所见诗》共五首,每首四句,语言平淡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真实地描绘了陶渊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和生活场景。
第一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首诗描写了陶渊明在山脚下种植豆子的情景。豆苗稀疏,杂草丛生,诗人早出晚归,辛勤耕耘,管理着荒芜的田地。
第二首: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描写了陶渊明在狭窄的小路上行走,衣衫沾满了夕露。但他不在乎这些,因为他一心一意地追求着隐居田园的生活,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愿。
第三首: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首诗描写了陶渊明在黄昏时分所看到的村庄景象。村庄遥遥在望,炊烟袅袅升起,巷子里传来狗吠声,桑树顶上传来鸡鸣声,呈现出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园景象。
第四首: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描写了陶渊明在傍晚时分所看到的山野景色。山间的空气清新,飞鸟结伴而归,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言语已经无法形容。
第五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首诗描写了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南山的美景。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真正的宁静与美好。
《所见诗》表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的厌恶。诗中所描绘的田园景象是美好的,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他远离了官场纷扰,回归了自然,过着清贫却自由自在的生活。
陶渊明《所见诗》不仅是田园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名篇。它语言平淡自然,情感真挚淳朴,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