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重五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端午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龙图腾崇拜,又与祭祀屈原等说相关。端午节期间,人们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诗句一、二: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又长。
译文:端午节快到了,正值夏季的中间时段,天气晴朗,白天也变得更长了。
诗句三、四:屈子祠前万古意,香烟不断祀乡人。
译文:屈原的祠堂前,总是香烟缭绕,乡人们不断地祭祀屈原,表达对他的敬意。
诗句五、六: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堆盘送王孙。
译文:五彩新丝缠绕的粽子,盛放在金盘中,人们将粽子赠送给王孙贵胄。
诗句七、八:艾叶嫩青黏米香,龙舟夺锦竞相忙。
译文:新鲜的艾叶和糯米散发着阵阵清香,人们划着龙舟,争先恐后地竞相比赛。
诗句九、十:君看湓浦湓楼角,余霞散彩翠帆扬。
译文:你看湓浦湓楼的角上,夕阳照耀下霞光四射,翠绿色的帆船扬帆起航。
诗句十一、十二:赢取今年头一箭,吾家节物亦熙熙。
译文:今年射箭比赛中赢得第一,我家里的节日气氛也十分喜庆热闹。
诗句十三、十四:水流光里蛟龙湿,不作金鸡不解饥。
诗句十五、十六:白发儿童且剪彩,黄昏游骑亦鸣鞭。
李商隐(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以咏史、咏物、抒情见长,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语言清丽,意境幽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