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轼也是宋朝的大文豪,他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其诗词歌赋数量众多,尤以《水调歌头》最出名,在许多影视剧中都有过引用,充分证明其经典的程度。在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苏轼对杭州的西湖进行了描绘,并且带有很浓厚的个人感情。
苏轼的这首诗作于元丰三年,也就是1080年。当时苏轼在杭州任知州。这首诗描写了西湖初晴后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感慨。
诗的首联,诗人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两句,描绘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两种不同天气下的景色。晴天里的西湖,水光潋滟、波光粼粼,山色空濛、远黛含烟;雨天里的西湖,山色空濛、雨雾迷蒙,别有一番美感。
诗的颔联,诗人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将西湖比作西施,认为西湖无论是在晴天还是雨天,都是那么美丽动人。
诗的颈联,诗人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句,描绘了初夏时节西湖的景色。小荷才刚刚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蜻蜓立在上面了,这幅景象清新自然,充满生机。
诗的尾联,诗人用“一片蛙声出水塘”一句,描绘了雨后的西湖景色。随着雨过天晴,蛙声一片,这幅景象宁静和谐,令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苏轼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期间所作,当时苏轼对杭州的西湖非常喜爱,经常泛舟湖上,吟诗作赋。这首诗就是苏轼在一次泛舟西湖时所作。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期间。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期间,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和整治,使西湖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首诗就是苏轼在西湖疏浚整治完成后,泛舟湖上时所作。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歌赋数量众多,尤以《水调歌头》最出名。苏轼的诗词歌赋风格豪放洒脱,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深受后世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