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在人烟稠密的地方结庐而居,却听不到车马喧嚣的声音。
有人问我是如何做到的,我说我的心境超然,所以感觉不到外界的喧嚣。
我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闲地望见南方的山峰。
傍晚时分,山中的空气清新怡人,飞鸟结伴归巢。
陶渊明《饮酒·其五》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在,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中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陶渊明恬淡冲和的人生态度。
首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交代了诗人的隐居环境。诗人虽然身处人境,但他的住所却远离了车马喧嚣。这表明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颔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对友人提出的疑问的回答。“何能尔”是指“如何能够做到远离尘嚣?”诗人回答说“心远地自偏”。意思是说,只要心境超然,即使身处闹市,也能感受到宁静。
颈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全诗的重点。“采菊”和“见南山”都是非常平凡的活动,但诗人却能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这表明诗人热爱田园生活,他的心境是多么的宁静和悠闲。
尾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对诗歌意境难以言表的感慨。“真意”是指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欲辨已忘言”是指诗人想要用言语表达出诗歌的意境,但却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表明诗歌的意境是十分丰富的,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