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泉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歌,共六首,其中第一首为:
泉源无远近,随地皆涌出。
卑湿能滋下,高峻能润上。
岂因冬夏改,不逐朝昏易。
有时通沟渎,有时泄溪谷。
或激或冲激,或注或湍注。
及其归大海,万派同所趣。
泉水的源头没有远近之分,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涌出。
泉水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滋润万物,在高峻的山上也能润泽草木。
泉水的流淌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也不随朝霞与暮色而改变。
有时泉水通过沟渠汇聚,有时奔流入溪谷。
泉水时而激流咆哮,时而缓缓流淌。
最后,泉水汇入大海,万千河流都殊途同归。
《引泉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泉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轮回的感悟。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结构严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歌开头两句点明泉水的来源,指出泉水无处不在,可以从任何地方涌出。这体现了泉水的生生不息和顽强的生命力。
诗歌中间四句描写泉水的特点,指出泉水可以滋润万物,不受季节和昼夜的影响。这体现了泉水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永恒不变的品质。
诗歌最后两句写泉水汇入大海,万派同归,这体现了泉水的归宿和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歌通过对泉水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轮回的感悟。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结构严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