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的《潞河三首》是他于雍正八年(1730年)秋天,在巡幸山西时所作的诗篇,借一路所见所闻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施政方略。
第一首诗描写了潞河两岸的秀丽风光。诗歌以“水绕阑干路转迷”一句开篇,点出了潞河两岸的幽静与雅致,同时又为下文作铺垫。“绿枝红杏映溪西”一句描写了潞河两岸的春色,以及春风吹拂下的绿树红花,映衬着溪水西流的景象。诗歌中,用“翠华流响清弦动”一句来描写了皇帝仪仗队的行进,以及皇帝车驾所发出的清脆的铃声。而“画阁风香处处移”一句则描写了潞河两岸的亭台阁榭,以及风中弥漫的花香,为诗歌增添了几分浪漫的色彩。
诗歌的第二首描写了夜晚的潞河风光,以“盎水桥边月已中”一句开篇,点出了潞河的静谧,以及月光清冷的夜晚。而“清秋一卷动江风”一句则描写了秋风吹拂着江水,江水泛起波浪的景象。诗歌中,用“云山万态皆皈寂”一句来描写了周围的山川万壑在月光下显得宁静而寂寥,以及夜幕下的大自然充满了宁静安详的氛围。“叶落花飞不著踪”一句则描写了秋风过处,落叶纷飞,花瓣飘落,难以捉摸的景象。
诗歌的第三首描写了潞河两岸的平原风光,以“漠漠平原夕照辉”一句开篇,点出了潞河两岸的辽阔与空旷,以及夕阳照耀下的平原风光。而“风沙如箭扑衣扉”一句则描写了平原上的风沙肆虐,以及风沙刮打着衣扉的景象。诗歌中,用“远村雉麦应安稳”一句来描写了远处的乡村里,农作物依旧生长繁茂,农家生活安稳祥和的景象。“唯是关山暮色微”一句则描写了暮色下的关山显得冷寂萧条,为诗歌增添了几分苍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