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作此诗时,置身北伐军旅之中,虽过古战场而兴衰已经易代,但今昔的对比令他触景生情。时值曹孟德五十七岁,但他依然怀着满腔壮志想要平定天下,所以用诗歌吐露他一腔壮志。
2. 皎如玉:比喻名誉凛然,光明磊落。
4. 桃李:用这个典故比喻有特殊恩情和密切关系。
5. 清言:清谈,指魏晋时期的玄理清谈。
6. 序:从,顺,依。
7. 不矜:不显露,不夸耀。
8. 岁月:指人半生以后。
9. 慷慨:豪迈,激昂。
10. 悲歌:指伤感的歌曲。
11. 慷慨歌:激昂慷慨的歌曲。
12.愤:指抑愤。
13. 称觞:举杯喝酒。
14. 饮君酒:指宴会的宾客为主人举杯敬酒。
15. 沉吟:慢声吟诵。
16. 明君:贤明之君主。
17. 得意:欢心,快乐。
18. 误身:误了自己的身体。
当年在吕布防守的下邳城下,曹洪和秦宜禄为了争夺首功,不顾自己的生命,竞相冲入敌阵。看到这一情景,我为了避免他们有人伤亡,也紧随他们冲入城中。
我的声名好比玉石一般纯洁光明,又像淤泥一样污浊不堪,除去身居朝廷的某些人不论,剩下的那些人,很少有谁能比得上我。
你我君臣同心,荣辱与共,即使你对我的恩情像普天之下的人对我一样淡薄,我也要像幼童仰慕父母一般地敬仰你,永不计较个人恩怨。
名声荣耀与声名狼藉,这些都像桃李一般顺其自然地变化而生,我丝毫也不夸张。
正当壮年时,方能惬意地追求理想抱负,到了头发花白时,就只剩下悲伤的歌曲了。
我自从弃文从武以来,心绪总是忧郁,只好慢声吟诵着慷慨悲歌,来解除内心的抑愤。
不知不觉,我已经成为一名六七十岁的老翁了,我的头发又白又稀,连外表也变得怪模怪样,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没有遇到明君,未能实现自身的愿望,才让自己白白地受苦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