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是一首赞颂柳树的诗歌,由清朝著名诗人贺铸所作。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柳树的坚韧与美丽,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咏柳一诗,创作于贺铸的晚年,此时的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人生的磨难,愈发体会到柳树的坚韧不屈。同时也受到王安石、苏轼等人咏柳诗歌的启发,创作了这首富有哲理内涵的名作。
咏柳全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首句,诗人以“碧玉妆成一树高”起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柳树比作一树青翠碧玉,展现出柳树的挺拔与生机。
颔联,“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以“万条垂下绿丝绦”描绘出柳树枝条随风飘扬的优美姿态,再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柳树的新叶在春风的吹拂下,剪裁得细致均匀,生动形象。
颈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则以东风周瑜和铜雀台、二乔典故为背景,借用比兴的手法,抒发对乱世中时光流逝,英雄豪杰命运无常的感慨。
尾联,“明镜湖水月如练,此地光阴不受钱。”诗人以“明镜湖水月如练”表现出湖水清澈如镜,月光皎洁如练的美景,再以“此地光阴不受钱”感慨时光飞逝,无法用金钱挽回。
1. 坚韧不屈:柳树在风中摇曳,却始终不折不挠,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2. 生生不息:柳树在寒冬中凋零,却在春风中重新焕发活力,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3. 顺应自然:柳树随风飘扬,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理念。
4. 时光流逝:诗人以柳树为载体,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哲理。
咏柳一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厚的哲理,广为传颂,成为中国古代咏物诗中的经典名篇。这首诗也被后世众多诗人所模仿和借鉴,在诗歌创作中发挥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