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双塔北城边,虎阜东溪水潺湲。
客到老松非旧主,山移修竹是前贤。
钟声昼响三千界,树影夜摇万古天。
古刹不应随物改,苔痕石壁是诗篇。
双塔耸立在吴山北边,虎阜溪水在东面的山下潺潺流淌。
我来这里时,老松已经换了新主人,只因为这山中居住的老和尚已经去世,山中竹林则是以前住在这里的前贤所栽种的。
钟楼上白天响着佛钟声,传遍三千大千世界。
夜里,树影摇曳,仿佛在万古长空之中摇摆。
古刹不应随人世而改变,苔痕斑斑的石壁就是古之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虎丘的古刹沧海桑田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古刹的赞美之情。
首联写虎丘双塔和虎阜溪水,交代了游览的地点。
“吴山双塔北城边,虎阜东溪水潺湲。”两句,描绘了虎丘的壮丽景色。吴山双塔高耸入云,虎阜溪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
颔联写老松和修竹,对比了虎丘的今昔之变。
“客到老松非旧主,山移修竹是前贤。”两句,写出了虎丘的古刹经过岁月的沧桑,已经物是人非。老松已经换了主人,修竹则是前贤所栽种的。
颈联写钟声和树影,展现了虎丘的庄严肃穆和幽静谧静。
“钟声昼响三千界,树影夜摇万古天。”两句,写出了虎丘的钟声和树影的壮观景象。钟声响彻三千大千世界,树影摇曳在万古长空之中。
尾联写苔痕和石壁,赞美了虎丘的古刹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刹不应随物改,苔痕石壁是诗篇。”两句,写出了虎丘古刹历经沧桑而不变,苔痕斑斑的石壁就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诗人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