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全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风光。诗人用“水光潋滟晴方好”来形容西湖晴天的景色,湖水碧波荡漾,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诗人又用“山色空蒙雨亦奇”来形容西湖雨天的景色,山色迷蒙,云雾缭绕,别有一番风味。诗人把西湖比作西施,说西湖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淡妆浓抹都相宜,都是那么美丽动人。
出自:刘禹锡《陋室铭》
全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读: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被贬谪到陋室时所作。诗中,他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不在于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在于内心的修养。诗人虽然身处陋室,却能怡然自得,与友人谈笑风生,过着清贫但充实的的生活。
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全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厌。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一人。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道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畔杨柳始发芽。
戍楼谁人月下思,芳草何处寻芳华?
迷津渡口扬帆发,渔舟唱晚响穷霞。
新月如钩纱窗冷,香炉烬冷炉烟灭。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解读:
这首诗是张若虚在春天的时候游览江边而作。诗中,他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人生和时间的感悟。诗人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来形容春江花月夜的壮丽景象,潮水连绵不断,明月与潮水相映生辉,让人叹为观止。
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李煜《虞美人》
全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读:
这首词是李煜在被俘虏到宋朝之后所作。词中,他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故国的思念。诗人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形容自己无尽的愁绪,就像春江的水一样,源源不断,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