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李白
诗中云帆尽处碧山皆收,意不在山,长江滚滚流去,心已随水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者:苏轼
这首诗是从对月怀人的思绪展开的,时间是中秋之夜,地点是巴陵城楼。诗人并不描写月亮的形体,而着重抒发因怀念亲人而引起的情思。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李白
诗人漂泊异乡,客居于江南水乡。秋风萧瑟,江天凄凉,江边雾气蒸腾,掩盖了乡关的归路,加重了诗人羁旅的愁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者:李商隐
这两句诗是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这首诗是写夫妻之间生死相许的爱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作者:李白
这首诗写的是黄河的奔腾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这四首诗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的真实背景,但它们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有不同。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就把长江的浩瀚和诗人的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借景抒情的写法,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写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自己怀念亲人、希望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写景抒情和白描相结合的手法,诗人通过对黄昏时江边的景色的描写,抒发了羁旅之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以比喻的手法,来赞美夫妻之间生死相许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