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诗为唐·林逋所作。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他一生淡泊名利,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以诗酒为伴,自号“梅妻鹤子”。这首狱中诗是林逋被诬陷下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的渴望。
全诗如下:
钟鼓钦寂寂,柏影共悠然。
泉声随风响,桂馥带月寒。
白云生晚岫,明月下西山。
注释:
朝来入古寺:早晨来到古寺。
钟鼓钦寂寂:钟声、鼓声都已停止,一片寂静。
柏影共悠然:柏树的影子在月光下婆娑起舞,显得悠闲自在。
泉声随风响:泉水随着风声而响起,叮咚作响。
桂馥带月寒:桂花的香气随着月光而飘散,沁人心脾。
白云生晚岫:白云从晚霞中冉冉升起,映衬着夕阳。
月明下西山:明月从西山落下,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
译文:
钟声、鼓声都已停止,一片寂静,只有柏树的影子在月光下婆娑起舞。
泉水随着风声而响起,叮咚作响,桂花的香气随着月光而飘散,沁人心脾。
白云从晚霞中冉冉升起,映衬着夕阳,明月从西山落下,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
赏析:
这首诗是林逋被诬陷下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描写了古寺的寂静、柏树的悠然、泉水的叮咚、桂花的香气、晚霞的白云、西山的明月等景物,这些景物都象征着林逋所向往的自由和安宁。诗的最后两句“白云生晚岫,明月下西山”写出了林逋对自由的渴望,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像明月一样皎洁明亮。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林逋的诗歌风格。他的诗歌不拘泥于形式,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以平淡质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被誉为“孤山诗派”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