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全面推行新法,变革了北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王安石的改革,对北宋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掀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运动。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变法之前的庆历五年(1045年)元旦。王安石时年二十四岁,授淮南节度判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通过对元旦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辞旧迎新、祈求时世太平的愿望。
开篇两句,诗人用“爆竹声中”和“春风送暖”两个并列短句,写出了元旦的热闹气氛和春天的温暖景象。“爆竹声中”点明了元旦的节日气氛,而“春风送暖”则写出了元旦的时令特点。两个短句之间用顿号隔开,突出了两种声音和两种景象之间的对比,也为下文对新年的展望做好了铺垫。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两句,诗人进一步写出了元旦的习俗和人们对新年的祈求。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通常会用新的桃符来换掉旧的桃符,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诗中的“千门万户”和“总把”两个词语,都表现了人们辞旧迎新、祈求平安的共同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元旦的热闹气氛和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盼,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