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该诗通过对遥远山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之情。
《远诗》原文如下:
千里之遥兮,谁是此地人?
见此无人处,
心绪好凄清。
千里之遥兮,谁是此地人?
这句诗描写了诗人独自一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行走了千里之遥,却从未遇到过任何一个人。这让他感到非常寂寞和凄凉。
见此无人处,心绪好凄清。
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看到无人之地的凄凉心情。诗人看到眼前空无一人,不由得感到心绪凄凉。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漂泊无依的孤魂野鬼,没有人关心,也没有人陪伴。
诗人写作此诗的背景
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两次出游。第一次出游时间为开元十二年(724年)至开元十四年(726年),主要活动范围在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第二次出游时间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至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主要活动范围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
《远诗》这首诗,是李白在第一次出游时所作。当时,他独自一人游历山水,来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看到眼前空无一人,不由得感到心绪凄凉。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