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星星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原诗名为《月下独酌》,全诗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作于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东归途中,途经浔阳时所写。当时,李白刚刚离开长安,心情非常失落,于是独自一人来到浔阳江边,一边饮酒,一边赏月。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悟。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在花丛中摆上一壶酒,独自饮酒,没有亲朋好友相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同饮,自己的影子也加入其中,仿佛三个人一起饮酒。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亮不会喝酒,影子只是紧紧跟随自己。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时与月亮和影子为伴,趁着春光,尽情地享受欢乐。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我唱歌,月亮也徘徊起舞;我跳舞,影子也乱舞起来。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远结交无拘无束的朋友,相约在遥远的银河中相聚。
这首诗中,李白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融入到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