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豆:种黄豆。
豆苗:黄豆苗。
晨兴:早晨起来。
理荒秽:清理田间的杂草。
带月:在月亮出来的时候。
荷锄:扛着锄头。
道狭:小路狭窄。
夕露:晚上的露水。
衣沾不足惜:衣服被露水打湿了也不值得可惜。
但使愿无违:只要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就可以了。
我在南山脚下种了豆子,杂草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早晨起来,我就去清理田间的杂草,直到月亮升起才扛着锄头回家。小路狭窄,杂草丛生,晚上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衣服被露水打湿了不要紧,只要我的愿望能够实现,就可以了。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描写了他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诗人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诗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是当时农村的真实写照。由于土地贫瘠,再加上杂草丛生,豆苗长得稀稀疏疏。诗人为了让豆苗长得更好,每天早晨早早起来,就去清理田间的杂草。直到月亮升起,才扛着锄头回家。
诗的第三、四句,描写了诗人回家途中遇到的情景。小路狭窄,杂草丛生,诗人的衣服被晚上的露水打湿了。但是诗人并不在乎,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这些都是值得的。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愿望的追求。诗人说:“但使愿无违。”意思是只要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其他的都无所谓。诗人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过上田园生活,与家人团聚,安居乐业。
这首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愿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