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写给范晔的一首诗。范晔字蔚宗,南朝宋文帝时任著作佐郎,后升至御史中丞、尚书吏部郎、侍中、大司农、中书令、尚书令等职。他博学多才,史称其“博洽宏通,三史淹贯”(《宋书·范晔传》)。陶渊明与范晔是好友,曾多次赠诗唱和。这首诗当作于元嘉二年(425年)前后。
赠范晔
仲宣遗翰墨,蔚宗播其流。
始入三辅地,斯文出幽囚。
唐虞世已远,风俗竞浇浮。
圣贤不能化,况兹昧平幽。
乃眷嵩岱秀,云至弥岩留。
陈迹久湮没,京洛为茂丘。
虽有盛姬冢,不过空冢丘。
何必远游览,高蹈谢时流。
龙渊虽已锈,素骥或仍羁。
既怀无成策,终身丧厥期。
仲宣(蔡邕)留下的翰墨,蔚宗(范晔)继承并传播了他的风格。
你刚到三辅之地(长安),就把这些被埋没的文字发掘出来。
唐虞时代已经很久远了,世风竞相趋炎附势。
即使圣贤也不能教化他们,更何况你这种默默无闻的人呢?
你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嵩岱的秀丽山色,云游到那里并长期居住。
陈旧的遗迹早已湮没无闻,京洛也已经变成茂盛的丘陵。
虽然还有盛姬的坟冢,但也不过是一座空冢罢了。
何必一定要远游览胜,高蹈隐逸来逃避时俗呢?
龙泉宝剑虽然已经生锈,千里马也许还依然被羁绊。
既然已经有了没有成就的谋略,终身也实现不了你的宏图大志了。
诗人认为,范晔虽然博学多才,但生不逢时,无法施展抱负。他劝范晔不要再远游览胜,高蹈隐逸,而是应该留在朝中,为国出力。诗人还用龙泉宝剑和千里马这两个典故来比喻范晔的才能,希望他不要辜负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