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寄母亲是诗人戴望舒在1929年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我做了一个纸船
想把她放在池塘里
可是她一下子就沉了
这水也许太浅了
我做了第二个纸船
比第一个大多了
可是还没有放进水里
就被风刮跑了
这风也许太大了
我做了第三个纸船
我说你呀
轻轻地浮在水面上
一动也不要动
它真的浮在水面上
一动也不动
那小小玻璃窗里飘出来
母亲的眉目
这诗很简单,就是一个小孩子做纸船寄给母亲的故事。诗中,小男孩一连做了三个纸船,第一个沉了,第二个被风刮跑了,第三个才终于成功。这三个纸船,象征着小男孩对母亲的一片思念之情。
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第一节写小男孩做第一个纸船,想把它放在池塘里,可是它一下子就沉了。第二节写小男孩做第二个纸船,比第一个大多了,可是还没有放进水里,就被风刮跑了。第三节写小男孩做第三个纸船,并对它说:“你呀,轻轻地浮在水面上,一动也不要动。”第四节写第三个纸船真的浮在水面上,一动也不动,那小小玻璃窗里飘出来母亲的眉目。
诗中,小男孩三次做纸船,前两次都失败了,只有第三次才成功。这三次做纸船的过程,象征着小男孩对母亲思念之情的曲折。一开始,小男孩的思念之情很强烈,他想把纸船放在池塘里,让它载着他的思念之情去见母亲。可是,纸船一下子就沉了,这象征着小男孩的思念之情太沉重了,无法传达给母亲。第二次,小男孩做了一个更大的纸船,可是还没有放进水里,就被风刮跑了。这象征着小男孩的思念之情太轻了,无法抵御外界的风吹雨打。第三次,小男孩终于做了一个成功的纸船,它轻轻地浮在水面上,一动也不动。这象征着小男孩的思念之情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载体,可以传达给母亲了。
诗的最后一句,“那小小玻璃窗里飘出来母亲的眉目”,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写出了小男孩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是多么的强烈,多么的真挚。小男孩思念母亲的心,就像是一扇小小玻璃窗,里面映出母亲的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