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诗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创作于诗人流放夜郎后赦还途中,夔州(今重庆奉节)遇疾未能继续东下。唐玄宗诏令他到长安待命,中途却遭奸相李林甫阻挠,不能再回长安。遂去安仁过隐居生活。安仁属江州庐山,是李白不愿同流合污、安心隐居之处。李白写此诗正是抒发怀才不遇、不得意的情感,借诗表达自己超凡脱俗、傲岸不屈的品格。
安仁鸟飞反,王孙自归山。
秋草不可食,夜向建康还。
第一句中的“安仁”是地名,在庐山。开头两句写的是一个鸟飞回巢、王孙归山的情形,借此隐喻诗人渴望归隐的强烈愿望;这两句所描写的虽然是秋景,但诗人却借此抒发了内心深处的忧郁之情。
第三句“秋草不可食”,是说秋天的草枯黄了,不能食用了,这句话用的是典故,即《诗经·小雅·六月》中的“八月凄凄,风凄凄,禾黍离离,秋草萋萋”。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示着诗人的处境艰难。
第四句“夜向建康还”,是说诗人连夜赶往建康(今南京),这句诗与第一句中的“安仁鸟飞反”相对应,都是写诗人归隐的愿望,但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感情却不同,第一句是渴望归隐,而第四句则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