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位处江西中部的县域,自古以来,这里便有“九江通衢之称”。因古时赣江曾由此入彭泽湖,故有人称安仁为“赣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安仁孕育出了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一首便是《中国安仁》。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1年)秋客居庐山时,曾游历了安仁,并被这里的秀丽风光所吸引,留下了这首诗。
岩桂清香白露滋,
翠萝带雨色如丝。
远山落日青黛合,
平野飞云碧纱低。
野色雨闲人易散,
山容云淡鸟难稀。
秋风冷峭溪皆白,
晚岁贫枯竹渐衰。
岩桂清香弥漫,白露滋润着花草,
翠萝带雨,颜色如丝。
远处的山峰在落日下黛青浓厚,
平野上飞云漂浮,碧纱轻舞。
雨后的野色闲适,人们容易散去,
山间的云淡风清,鸟儿难得稀少。
秋风冷峭,溪流都变成白色,
晚年贫穷枯槁,竹子也逐渐衰败。
这首诗共三节,每节四句。第一节描绘了安仁的秀丽风光。诗人用“岩桂清香白露滋”,“翠萝带雨色如丝”,“远山落日青黛合”,“平野飞云碧纱低”寥寥数语,就把安仁的自然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
第二节描写了安仁的乡野风情。诗人用“野色雨闲人易散”,“山容云淡鸟难稀”两句,描绘了秋雨后的乡村景象,既有闲适安逸的一面,也有宁静祥和的一面。
第三节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诗人用“秋风冷峭溪皆白”,“晚岁贫枯竹渐衰”两句,抒发了对秋风萧瑟、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流露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悲凉。
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安仁风光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