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秋节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中秋之夜明月的赞美和疑问。诗人举起酒杯,向明月问出心中的疑惑:“明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又在天上运行了多久?”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和时间的思考,也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想要乘风飞翔到天上,与明月相会的愿望。但是,他又担心天上太冷,自己会承受不住。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的理性主义精神。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两句诗写出了月光照射在朱红色的阁楼和华丽的窗户上,照亮了那些彻夜不眠的人。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也体现了他的思乡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两句诗写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化。诗人感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变化,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是很难圆满的。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沧桑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幸福,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赏明月。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