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轼
时局恨,无消散意。愁凝酱,满潮腥浪拍沙堤。
堪笑定江干,净标嫩蕊。从此风波恶,无寻处,争得齐?
笙歌散,酒筵冷。但愿长醉不愿醒。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浮世亲朋,尽在眼前,零乱都相似。欢情薄,别意深。愿我如星汉,粲烂盈天宇。
惟有梅破绽,始含新蕊。一夜滥吹来,黄蝶难重飞。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把酒问,客相从。知否,多少事,从来还往,还往还来,还来还往,到如今,到如今。
终有明月为君圆。
《念奴娇·过洞庭》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于元祐五年(1090年)七月初,乘船行经洞庭湖时所作。此时,苏轼刚刚被贬谪至惠州,心情抑郁愤懑,遂借洞庭湖之壮阔景色,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悟。
如今时局动荡,忧愁像酱汁一样浓厚,潮水拍打着沙堤,发出腥咸的声响。朝廷中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就像岸边刚长出的嫩芽,他们迎合权贵,谄媚逢迎,令人可笑。
从此以后,风波将更加猛烈,再难找到安身立命之处。笙歌散去,酒宴冷清,我宁愿长醉不醒。明月当空,与银河交相辉映,清澈明亮,如同一面镜子。
世间亲朋好友,尽在眼前,他们就像零碎的星星,各自分散。欢情淡薄,离别之情却很深刻。我希望自己能像星汉一样,璀璨夺目,照亮整个天空。
只有梅花傲然绽放,吐露新蕊。一夜狂风吹来,黄蝶飞舞难寻。有多少愁恨,昨夜梦中还历历在目。我端起酒杯,询问随行的好友,是否知道这世间的许多事情,总是反反复复、纠缠不清,到头来却是一无所获。
最终还是明月为我们照亮了人生的道路。
《念奴娇·过洞庭》是一首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豪放词。全词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写,抒发了苏轼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以及自己的人生感悟。
词的上阕从洞庭湖的壮阔景色入手,通过对潮水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接着,苏轼笔锋一转,讽刺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他们就像刚长出的嫩芽,迎合权贵,谄媚逢迎,令人可笑。
词的下阕抒发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他认为,世事无常,欢聚易散,唯有明月永恒。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像星汉一样,璀璨夺目,照亮整个天空。
全词语言豪放,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