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朱熹在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春日来临之际,从武夷山游览归来路过南丰时所写。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一个春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在泗水河边漫步赏花,美丽的景色令人陶醉。随处可见春天的脚步,万紫千红的鲜花尽情绽放,共同描绘出春天的盛景。
朱熹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郊游赏花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诗人以泗水河滨为背景,描写了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起句“胜日寻芳泗水滨”点明了时令和地域。泗水河畔,春光美好,芳草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欢快轻松的基调。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出了春日里的新气象。诗人用“无边”二字形容春光的广阔无垠,又用“一时新”三字突出春日的焕然一新。这一句从视觉和时间两个角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活力。
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东风是春天的使者,是万物复苏的象征。诗人用“等闲”二字表明自己对春天的熟悉与喜爱。而“识得”二字则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刻理解。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写出了春天的色彩缤纷与生机盎然。诗人用“万紫千红”四个字描绘了春天的颜色。从紫色到红色,中间还有无数种颜色,这正是春天的色彩之美。而“总是春”三字点明了春天的主题,也突出了春天的永恒与美好。这一句是对春日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景象的概括,也是对春天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