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出身贫寒,早年屡试不中,四十岁才中进士,官署潍县知县,两年后辞官,卖画为生。郑板桥的诗词书画均有创新,是我国清代杰出的“扬州八怪”之一。
2. 诗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3. 诗意
这首诗是在郑板桥的晚年,写贫寒的农家子弟,不畏严寒酷暑,扎根风雪之中,努力向上,终于出人头地,他把自己比作坚韧的竹子和顽强的石头,即使面对暴风骤雨般的打击,也要坚强不屈, 永不放弃。
4. 评论
此诗歌颂了农民的坚强品格,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奋发向上,不畏艰难,表现了诗人对贫寒农家子弟的同情与赞美。诗的语言质朴、形象。诗中的意境:竹子在乱石中艰难生长,千磨万击还坚强,表现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诗的音韵:琅琅上口,使人读起来感到振奋和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