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当时他处境艰难,但仍然保持着乐观坚强的精神。诗中以竹石为喻,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写竹子扎根于坚硬的石头缝隙之中,即使受到千磨万击,也依然坚韧不拔。这比喻苏轼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竹石的形象,表达了苏轼坚贞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竹石》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仕途遭遇重大挫折,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选择在黄州继续生活下去。
在黄州期间,苏轼经常游览当地的山水,并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其中,《竹石》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黄州西山时所作。
《竹石》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竹石的形象,并借此表达了苏轼面对逆境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如今,《竹石》这首诗已经成为苏轼最为著名的诗词作品之一,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