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是《诗经·郑风》的第十篇,是郑国的一首情歌,表达了女子对远行恋人的思念之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子衿,就是青色的衣领,女子思念远方的恋人,以他青色的衣领作为思念的寄托。
《毛诗序》:“《子衿》,刺远也。郑庄公娶于姜氏,三年而无子,郊姜氏于河,为姜氏梦而生。姜氏,故宋之虚姜也。郑人刺庄公之久远也。"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的背景是郑庄公和姜氏之间的爱情故事。
相传,郑庄公在娶姜氏三年之后,仍然没有孩子。于是,姜氏请求郑庄公把自己送回娘家,以便重新安排婚事。郑庄公同意了姜氏的请求,把她送回了娘家宋国。
姜氏回到宋国后,经常梦见郑庄公。于是她写下了《子衿》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郑庄公的思念之情。
《子衿》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四句.前两章以“青青子衿”、“青青子佩”起兴,分别比喻男子衣服的衣领和腰带,以青青的衣领和腰带为喻,烘托出男子温雅俊秀的形象.
诗人接着写道:“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人的潜台词是:我虽然不能去见你,难道你就不肯给我捎个口信吗?这句反问表现出诗人对恋人的深深思念和渴望,体现了女子对爱情忠贞不渝、坚贞不屈的品质,同时也写出了思妇内心的焦急和失落。
第二章以“青青子佩”起兴,又比喻 男子腰间的佩戴的佩玉,意思是说,你的佩玉是青色的,我的思念也是青色的,希望我的思念能够传到你。
然后诗人又写道:“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诗人的潜台词是:我虽然不能去见你,难道你就不肯来看我吗?这句反问句更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和希望得到回应的渴望。
第三章,诗人写道“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女子在城门楼上,翘首远眺,希望看到恋人的身影,并深情地唱着,一天不见你,就好像三个月那么漫长啊。
这首诗真挚纯朴,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远方恋人的忠贞不渝、坚贞不屈的品质,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真挚感人,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