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自记庐山诗其一》是一首写于唐宪宗十四年(814年)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期间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庐山秀丽的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贬谪生活的感慨。
全诗如下:
梦寻端节到庐陵,酒醒还在九江城。四望云山都入梦,一川风雨带愁晴。
惟应酿尽江南酒,不枉南迁几年行。
注释:
端节:指端午节。
九江城:白居易贬谪为江州司马时所住的城市。
云山:指庐山的山色。
愁晴:晴中有愁,形容诗人的心情。
江南酒:指庐山地区的酒。
南迁:指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赏析: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言,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的秀丽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贬谪生活的感慨。
第一句“梦寻端节到庐陵”,写诗人梦中到了庐山,可见他对庐山的向往之情。第二句“酒醒还在九江城”,写诗人酒醒后发现自己还在江州,可见他内心的失落之情。第三句“四望云山都入梦,一川风雨带愁晴”,写诗人四望庐山的云山,都入梦中,可见他对庐山的喜爱之情。第四句“惟应酿尽江南酒,不枉南迁几年行”,写诗人打算喝遍江南的酒,不虚此行,可见他试图以饮酒来排遣自己的愁闷之情。
这首诗语言平白如话,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庐山风光的描写,抒发了对贬谪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仕途的失落之情。
白居易的《自记庐山诗其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庐山的秀丽风光,还抒发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