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早年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曾漫游齐赵。35岁时,杜甫来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此后,他过着贫困的生活,但仍然坚持写作。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民疾苦的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圣”。
世事?犹如此,万变守常理。
尽杯莫止觞,
坐中多豪俊。
会须一饮三百杯,
诗成笑傲凌沧海。
世事仍然是这样,
经历万变也有恒常的道理。
尽情饮酒不要停杯,
座中多的是豪杰俊士。
一定痛饮三百杯,
诗成后狂笑傲视沧海。
这首诗写于杜甫中年时期,当时他正在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杜甫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考试屡试不中,生活贫困潦倒。诗中,杜甫借酒消愁,抒发自己内心的苦悶与愤懑。
诗的开头两句,杜甫指出世事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有一定的道理。这反映了杜甫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观察。接下来两句诗,杜甫劝人尽情饮酒,不要停杯。这是杜甫借酒浇愁的一种方式。
后两句诗,杜甫豪迈地说,一定痛饮三百杯,诗成后狂笑傲视沧海。这反映了杜甫不屈不挠的性格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醉时歌是杜甫诗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体现了杜甫的豪迈與樂觀精神。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语言简洁明快,比喻形象生动,感情真挚豪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