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在元祐二年(1087年)正月被贬黄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因卷入乌台诗案而被贬谪,政治失意,心境凄凉。他在黄州期间,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就有这首《浪淘沙》。
词的原文如下:
千里婵娟共此时,夜凉犹自湿罗衣。但觉别来情易断,灯影摇摇欲坠。
夜色阑珊酒醒时,满庭风雨入帘帏。谁解相思苦,只有旧情添梦里。
上阕:千里同赏一轮婵娟,夜凉还湿透轻罗衣衫。别后我觉得情感容易断绝,灯影也摇摇欲坠。
下阕:夜色阑珊酒醒时分,满院风带着雨吹进帘帐。谁能懂得相思的苦,只有旧情添在我的梦里。
这首词通过描绘月下独赏、夜色阑珊、酒醒风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昔日同赏月夜的挚友的思念和对别后情缘易断的伤感。全词语言清丽,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色:
1. 语言清丽:全词语言清新自然,如“千里婵娟共此时”,“夜色阑珊酒醒时”,“满庭风雨入帘帏”。
2. 意境优美:全词意境清幽淡雅,如“千里婵娟共此时”, “灯影摇摇欲坠”, “谁解相思苦”。
3. 感情真挚:全词感情真挚深沉,如“但觉别来情易断”,“只有旧情添梦里”。
这首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时所作,体现了他当时忧郁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