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诗,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是西周时期的一首诗歌,表达了征夫思乡之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玁狁之故,不我克复。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暮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采薇,采薇,薇亦止。
曰归曰归,心亦止。
父母匪我,胡宁忍而?
怡诗的主旨是表达征夫思乡之情,其中“怡”字有以下几种含义:
1. 和乐、安适。《说文解字》:“怡,和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君臣怡怡,如也。”
2. 快乐、喜悦。《诗经·大雅·抑》:“怡诲怡诲,百尔所思。”《庄子·内篇·养生主》:“怡然自得。”
3. 舒适、惬意。《孟子·公孙丑上》:“怡然自得,而心意自若。”
在怡诗中,“怡”字主要有第二种含义,表达了征夫思乡之情。征夫远离家乡,日夜思念亲人,心中忧伤,难以快乐。
怡诗创作于西周时期,当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征夫远赴边疆作战,日夜思念家乡,怡诗便是征夫思乡之情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