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是一种词牌名,又名《小庭花》,正体双调四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又双调四十五字,上下片各三仄韵。源自唐代古曲,本名《浣溪沙》。是隋炀帝为宫女采桑而作的曲子。
元稹《乐府古题要解》云:隋炀帝开汴河,至涿郡界,俯瞰沙渚,见采桑宫女之衣,皆如红点,乃令云韶太乐以新曲配之。曲成,号《浣溪沙》。又说:“《浣溪沙》,隋炀帝新声也。”
后多用《浣溪沙》作为词牌名,而曲调久已失传。现存最早的《浣溪沙》词为晚唐诗人杜牧所作。杜牧的《浣溪沙》有两首,其中一首为《九日齐山登高》,收入《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六》。
浣溪沙的诗题意思是指一种用来洗衣的沙子。浣,是洗的意思,溪沙,是溪水中的沙子。洗衣用的溪沙一般都是比较细软的,这样才不会伤到衣服。浣溪沙的诗题,就是用来形容洗衣时,溪水中的沙子轻柔地拍打着衣服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