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浣溪沙·一曲红绡不知数》写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当时李清照55岁。此时李清照孀居在杭州(临安),她的丈夫赵明诚已经去世13年了。李清照独自一人生活,思念亡夫,孤独寂寞。
这首词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
一曲红绡不知数,纱窗风细护轻柔。留待君来时铺绣。
闷来时敛余香信,手卷残篇点检零行。去也成连理,还也成连理。
这首词共三首,以第一首为例:
第一句“一曲红绡不知数”,写李清照见到了丈夫留下的红绡,不知该如何计数。红绡是红色的丝绸,是古代妇女常用的服饰材料。李清照见到了丈夫留下的红绡,睹物思人,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第二句“纱窗风细护轻柔”,写纱窗被风吹得轻轻摇动,像是在保护着红绡。李清照通过描写纱窗的风,来衬托红绡的轻柔。也体现出她对丈夫深深思念之情。
第三句“留待君来时铺绣”,写李清照把红绡留着,等丈夫回来后铺上绣花。铺绣是古代妇女常用的装饰品,李清照把红绡留着,等丈夫回来后铺上绣花,体现了她对丈夫的深爱和对团圆的渴望。
第四句“闷来时敛余香信”,写李清照在思念丈夫的时候,会把丈夫留下的香囊收起来。香囊是古代妇女常用的香料容器,李清照把丈夫留下的香囊收起来,是为了留住丈夫的余香。
第五句“手卷残篇点检零行”,写李清照在思念丈夫的时候,会把丈夫留下的残篇断句整理起来。残篇断句是古代文人的手稿,李清照把丈夫留下的残篇断句整理起来,是为了缅怀丈夫的才华。
第六句“去也成连理,还也成连理”,写李清照和丈夫虽然阴阳两隔,但他们的感情却永远不会断绝。李清照用“连理”来比喻她和丈夫的感情,体现了她对丈夫矢志不渝的爱情。
这首词表现了李清照对丈夫赵明诚的深切思念之情,也体现了她对丈夫矢志不渝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