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黄州时,曾有友人为老楮请宥,他为此写了一首诗,题为《宥老楮》。
这首诗的前两句,先从老楮的角度说起:“老楮肤如皱手皴,年年新剥复重生。”意思是说,老楮的树皮像皱缩的手,年年被剥皮,但它却能不断地再生。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老楮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也表达了苏轼对老楮的怜惜之情。
诗的后两句,再从人的角度说起:“吾闻剥楮向天子,片纸能救生民忧。”意思是说,我听说,有人将剥下的楮皮送到天子面前,希望能用它来救助受灾的百姓。这两句诗,写出了老楮对人的奉献精神,也表达了苏轼对老楮的敬重之情。
整首诗,从老楮剥皮重生,到有人将楮皮送到天子面前救灾,既写出了老楮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也写出了老楮对人的奉献精神,表达了苏轼对老楮的怜惜之情和敬重之情。
《宥老楮》是苏轼在黄州时为一株老楮写的诗。诗中,苏轼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老楮坚韧不屈的生命力,赞美了老楮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对老楮的怜惜之情和敬重之情。
诗歌开头两句,“老楮肤如皱手皴,年年新剥复重生。”写出了老楮树皮的粗糙与老迈,但同时也表现出了老楮顽强的生命力。这株老楮,虽然年年被剥皮,但它却能不断地重生,这正是老楮坚韧不屈精神的体现。
诗歌后两句,“吾闻剥楮向天子,片纸能救生民忧。”写出了老楮被用来造纸,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的事迹。这株老楮,虽然被剥去了树皮,但它却能化身为纸,为人们传递信息,记录历史,造福后世,这正是老楮奉献精神的体现。
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苏轼通过对老楮的描写,既赞美了老楮的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也赞美了老楮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对老楮的怜惜之情和敬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