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西王母的仙药而飞升到月亮上,成为月亮女神。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并被诗人、词人、作家、画家等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唐代诗人李白的《嫦娥》一诗,便是对嫦娥奔月故事的经典诠释。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一种用云母制成的屏风,常用于装饰宫殿。
烛影深:烛光照射下的影子很深,说明夜晚已经很深了。
长河:指银河。
晓星:指凌晨出现的星星。
灵药:指西王母的仙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碧海青天:指广阔无垠的大海和碧蓝的天空。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思念丈夫后羿。
这首诗描写了嫦娥奔月后在月宫中的寂寞和悔恨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嫦娥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写深夜的月宫,云母屏风映着烛光,照出深深的影子,长河渐渐落下,晓星也沉了下去,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后两句写嫦娥的悔恨,她偷吃了西王母的仙药,飞升到了月亮上,却从此与丈夫后羿阴阳两隔,只能每晚在月宫中思念他。诗中反复出现“夜夜”二字,强调了嫦娥的思念之情绵绵不绝,永无止境。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凄婉,充分表达了嫦娥的孤寂和悔恨之情,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