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的诗题一般是指因为当时花园关着,或主人不在而未能进入园中一游。
如清朝康熙年间诗人孙枝蔚的七绝《游园不值》:
门掩绿杨荫路斜,人随落花春去也。
愁听黄鹂娇舌啭,空肠乌鹊催归鸦。
诗人本想进入花园游玩,但发现花园大门紧闭,无人看守。他便沿墙而行,见绿杨阴深,小路斜曲,落花随风飘零,不觉倍增伤感。偶听黄鹂娇声细啭,黄鹂娇舌啭,空肠乌鹊声声催归,更添愁绪。遂即转身离去。
又如南宋诗人刘克庄的《游南园不值》:
园中无人满地香,南陌高柳荫小塘。
东阁杏花红欲烬,北轩桃李白堪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园不值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首先写园中没有人,满地花香。然后写南面的陌路上高柳成荫,荫蔽着一个小池塘。再写东边的角楼上杏花红得似将燃尽,北面的厅堂前桃李花白得可以采下来收藏。诗的最后一句写诗人虽然没有进入园中,但站在门外也能感受到园中的美好景色。
此外,"游园不值"的诗题有时也指游园时没有遇到想要见的人或事。
如唐朝诗人王维的《桃源行》:
桃花源里可耕田,莫矜孤身卧白云。
但识 桃花源 路僻,也应随处得逢君。
诗人本想找到桃花源,但没有成功。于是他安慰自己,只要知道桃花源的路僻,即使在别处也应该可以遇到想要见的人或事。
又如清朝诗人袁枚的《游园不值》:
小园幽静四无人,闲步书窗书半尘。
谁向东邻借新卷,窗外梅开正缤纷。
诗人游园时,园中没有人,他便在书窗里读书。读着读着,觉得书上落满了灰尘。于是他想向东邻借一本新书来读。但刚走到窗外,就看到窗外梅花盛开,美丽极了。诗人被梅花吸引,便忘记了借书的事,在梅花树下徘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