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是指春末夏初的时节,通常是在立夏前后一个月左右。在古诗词中,晚春常常被用作一个象征性意象,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伤,或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惜别之情。
晚春的诗题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含义:
晚春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个节气。因此,晚春常常被诗人用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晚春》——杜甫
杜甫的《晚春》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其中有这样两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人用“迟日”和“春风”来象征晚春的时节,并用“丽”和“香”来形容晚春的美景。但是,在诗的最后,杜甫却写道:“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诗人惜春,也惜春光易逝,花开易落。
《春暮》——高鼎
高鼎的《春暮》也是一首很有名的诗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诗人用“春色恼人眠不得”来形容春天的美丽,但是,这美丽的春色却让人难以入睡。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正是因为他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伤。
晚春也是一个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季节,因此,晚春也常常被诗人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但是,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晚春也一样。因此,诗人往往在晚春时节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惜别之情。
《晚春》——李商隐
李商隐的《晚春》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其中有这样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用“夕阳无限好”来形容晚春的美丽,但是,他紧随其后的“只是近黄昏”却让人感到无限的伤感。诗人正是因为对晚春的留恋和惜别,才写出了这样一首感人肺腑的诗歌。
《晚春》——刘禹锡
刘禹锡的《晚春》也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其中有这样两句:“东风已绿瀛洲草,肠断春归客兴多。”诗人用“东风已绿瀛洲草”来形容晚春的生机勃勃,但是,他却因“肠断春归客兴多”而无法欣赏到这美丽的景色。诗人正是因为对晚春的留恋和惜别,才写出了这样一首感人肺腑的诗歌。